暑假去了希臘旅行。
二、三個月過去了,只要在我討生的母城裡聽聞關於希臘的一切,任憑時光再怎麼匆匆,還是會忍不住停下來一撇。回憶啊 ! 一旦閉上眼陷入,便像排水孔裡的水注,流成一圈又一圈的漩窩,屬於希臘式的獨特氣味,只有在希臘才有的希臘式的風土…儘管時間再如何推進,島上的那些歲月在某種意義上是消逝了,不過在某種意義上,像是記憶這種東西,卻還是緊緊抓著我身心的深處。
在我的記憶裡,米克諾斯島是屬於年輕人的;火辣辣的,有點嗆,像十七、八歲的青春期;聖托里尼島上,橫豎躺著各種傭懶閒適做著日光浴的貓,非常的可親,像被這個社會馴化了一陣子,磨平了不少稜角,開始懂得了放慢腳步,抓到了一點點平心靜氣的生活訣竅,是三、四十歲有點輕熟的男女;而首都雅典,充滿了各種神喻。古城、古蹟圍繞,讓這個城市的顏色,即使在大太陽的光線照射下仍顯得渾沌昏黃。斑駁的牆面偶爾披著前衛的符碼塗鴉,在某個人潮洶湧的街心會突然立起幾棟零星的時髦建築,像個你知道他歷時了很久,但不知道他究竟從何遠道而來的神祕老人,七、八十歲,憤怒的時候還有餘力能夠對著生命咆哮幾句。
本來以為「我把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」是希臘旅行後最俗爛的獨白,我有必要承認再打遊記之初,我叮嚀過自己切勿再出現這樣的芭樂字語。我想只要我帶著自己的一雙眼睛和子之心,親身走過一回,就此便可以有了新意,但時光過去了,想到希臘的種種,心情還是那麼的飽滿和澎湃。於是,我終於明白,這種寫在旅行之後的自白之所以朗朗上口之所以能夠通俗流傳,它其實與創意無關,是因為它正中下懷的真真切切。於是,我不想這麼說,但我不得不說,我把我的心也遺留在愛琴海了。
■ 伊亞的雙藍頂教堂
名信片裡的藍頂教堂似乎成了希臘聖托里尼的隱喻。
希臘聖托里尼島上的藍頂教堂非常的多,如果你一定要在這麼多的藍頂教堂裡面,選擇幾個全球知名的藍頂去朝聖的話,那伊亞的雙藍頂教堂一定是其中一個。他經常出現在雜誌,名信片,郵票或影片𥚃。
Yes, Santorinai has dozens of blue-domes church. if you just want to pick several the famous blue domes church to visit in Santorini, Greece. Definitely, this church in Oia is the one of them.
↑↓ 聖托里尼.伊亞的雙藍頂教堂
■ 國家地理雜誌上的藍頂教堂 - St.Spirou Church
另一個是位於費拉北方 firostefani 小鎮裡的這座名叫 St.Spirou Church 的藍頂教堂,他之所以盛名是因1997年由專業攝影師 Michael Melford 拍攝,刊登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(September/October 1997, 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 ) 而變成全球知名的藍頂教堂。
↑↓ St. Spirou Church -The another famous blue -domed church in Firostefani village, Santorini.
■ 聖托里尼島上的各種藍頂教堂
接下來是聖托里尼島上我不知道名字的各種藍頂教堂。
其實各個藍頂在藍的不可思議的愛琴海海水襯托下,每個教堂都有他自己的美,各有各自的人喜愛。
比較特殊的是沿著聖托里尼島蓋在懸崖邊上的洞內屋飯店,因為佔盡眺望愛琴海和火山島絕佳景觀位置的關係,成為島上非常知名且奢華的五星飯店,最便宜的一個晚上好幾萬台幣開始。全世界各地不少人喜歡在希臘辦婚禮,所以有些華豪飯店也會蓋起自己的藍頂教堂。
↑ 洞穴屋飯店的藍頂。敬業的網美一大早清晨5、6點起來拍攝。這時候遊客還沒起床可以拍到最靜謐的愛琴海。
↑ 過中午又走來這一遍,二個網老也來湊熱鬧。洞穴屋的藍頂。
↑↓ 聖托里尼,費拉的藍頂教堂。
↑↓ 聖托里尼費拉的藍頂。
↑ Pyrgo Kallistis, Santorini
↑ 聖托里尼 Pyrgo Kallistis 的藍頂。
↑ 買了伊亞雙藍頂教堂的郵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