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整天在新竹遊盪,跑了許多地方。
對新竹的地理環境不熟,靠的是車上的衛星導航及每星期出刋一次的壹週刋的旅遊版。
我家先生喜歡戶外運動和美食,
所以每次只要在報紙或雜誌中看見這類有意思的相關報導,
就會習慣性的把它撕下來,然後收集成冊的放在車上。
常常車子開到了一個新的城市,就可以在這堆紙張中找到想去的地方。
不知是自已的個性崇尚自由使然,還是憋了五個工作日之後一心想要來個大解放,
很奇怪的,一旦到了星期假日,人就會格外的想要放鬆,
鬆散到了連事先須要規劃的或與人約好的約會,都會覺得還是有那麼點時間和行動上的束縛感。
因此除了二天以上的出遊,否則我們家庭日的一日出遊多半相當隨性,
有時是早起吃早餐時突然的一個念頭、或是電視上的一個新聞事件的發生…
我們出遊的目的地就這樣產生了。
這次車子開到了新竹,也是循著這樣的模式,
然後「點點兵,點到誰誰就去當兵」的點到了-北埔-這個地方。
北埔老街上一攤攤的小販,不管是花生炒小魚乾、酸酸甜甜的蜜踐、客家擂茶、乾柿餅…
只要販賣的東西是可以放進嘴裡的,幾乎樣樣都可以免費試吃。
我來北埔也不是第一次了,但卻是第一次對北埔的古樸感到驚嘆!
那時我還沒購入單眼相機,
對行經北埔的記憶除了那一條擺滿各式名產小吃的攤販長路之外,
傻瓜數位相機拿起來就可以隨意亂拍的方便與快速,
並沒有替自已留下半點關於北埔古老之美的影像。
而這一次再踏上這條老街,
快快的走過攤販之後,慢慢的在蜿蜒窄小的巷道穿梭,才發現北埔的美別有洞天,
這回才真的有機會得以把北埔稍稍看得清楚。
當然除此之外,北埔值得一遊的地方還有非常非常的多,
許多國內旅遊服務中心甚至配合時令把北埔規畫成半日遊、一日遊的行程。
5/1~月底,已經開始的油桐花季,和5/1~6/22,螢火蟲季,
還有即將到的六月膨風季、七月中元祭(客家義民文化節)、八月的冷泉季、九月的柿餅季、十二月的擂茶季…
我們來到時因已下午五點多了,所以晃盪的地方便以北埔老街為主。
從北埔縣定三級古績的慈天宮右方進入,再從慈天宮的左方出來,
這一行進方向,看見的全是窄小的巷道和老的不能再老的泥磚牆矮屋。
你瞧,上面這張販售「百年古厝」的廣告招牌在北埔的巷弄裡還不難常見到。
石階上的青苔、廢傾的水泥牆、斑剝的磚瓦、色彩濃郁的門板、殘破的窗櫺、百年的井、迂迴的小巷
…
走在這樣靜寧的小道上,心裡也跟著靜好。
若不是抬頭還可以看見來時同樣的天,
若不是目光所到之處還可以看見身邊親愛的人…
眼前的這一切古老,與台北都會日日所見的時興與進步,是那樣的截然不同。
剎時間以為自已遁入了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。
但還是能勾起我一些些殘留的模糊記憶,
回憶帶領著我也很快能找回那麼一點點熟識之感。
我腦海裡還有那麼些相似的片斷畫面與再也怎麼連貫不起來的影像,
在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後,兒時拍的黑白照片背景常也是這樣的水泥磚牆矮房。
相片裡我光著腳,穿著看不出色彩、看不出新舊的連身洋裝,
不知是個性像男孩子的緣故還是長輩們受舊世界保守傳統的影響,
我穿裙子時的下半身老是要再配件要長不短的褲子。
我看過這樣的兒時照片,
走在這樣的一條小道上,
我在想…,
在我很小、很小的時後,是不是也住過這樣古老的房。
北埔老街裡現下還住著人的房子,大部份還是經過整修再整修之後的,
真正的所謂百年古厝,指的是那種非常、非常低矮的老房。
房子的屋頂是用瓦片一個銜接著一個搭建而成的,
牆面除了紅磚水泥之外,還夾著石頭、泥土、茅草…的建材。
窗開得一樣小巧、門一樣的狹窄,
一個身長180公分的人,要進入廳門,確定是得彎腰低頭才行。
不知為什麼,
百年前地廣人煙稀少,人們在居住的環境上為什麼這麼節約著自已。
雖然對焦有點不太清楚,構圖也並不完美,
但在拍回來的許多照片中,最喜歡上面這張照片裡的一景一物與這條後巷裡所呈現出來的氛圍,
尤其是那個晾曬在半空中的黑色皮衣和那一個膠製的白色大水缸。
皮衣容易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,大水缸則讓我想起母親在屋子裡忙來忙去的身影…
印象裡父親年輕的時後也愛穿著黑色的皮衣,頭頂上總是帶著帽子,下半身再搭配著一件筆挺的西裝褲。
白色的膠製大缸,一點也不陌生,
是母親拿來放置在廚房或洗藻間儲水用的,水缸的上頭母親總會替它加上蓋。
以前的人賴以為生的方式總是那麼的粗糙,但卻是那樣的實在。
還有一些記憶,
在我小的時後,幾個夏天的晚上,
我們總是喜歡在吃飯的時後,把家裡的小板凳搬到門前的大樹旁,
就這麼大剌剌的吹著風,扒著手裡捧著的碗飯…
若是吃著了無法嚥下肚的魚刺骨頭,就這麼不加思索的撇個頭往地面上隨意亂吐,
不消一會兒的功夫,就會有小狗小貓跑來叨去。
我和妹妹也總愛在吃西瓜的時後跑到門前比賽,
大口大口的啃咬,任憑紅色的汁液散流在嘴角、指間和手背上,
顧不得吃相好看不好看,
只在乎這場賽事裡,看誰能吃的最快、看誰有本事把口中的西瓜籽吐的天遠。
西瓜籽像機關槍連發後的子彈,不管射程遠不遠,最終還是要掉落在地表上。
結果誰輸誰贏我早已不復記憶,
但卻十分懷念,那種可以隨意吐西瓜籽又不需顧忌善後的快感。
北埔老街之行,本來就是一趟懷舊之旅。
我想兒時的兒歌,「…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山坡,山坡上面有花朵,野花紅似火…」
在這條古老的小巷裡並不適合啍唱,
兒歌裡的活潑和這裡的靜謐恰恰是完全相反的強烈對比。
如果人們常是需要借助一些外力才能睹物思情,勾起一些就快要失去了的模糊記憶,
那來北埔走一遭,
你會懷念起過去古老與舊世界的一些美好。
● 同場加映 - 【北埔的小販 】 ●
● 同場加映 - 【北埔的一些古蹟 】 ●
有關北埔古蹟的歷史說明,在許多網站裡都有很詳盡的說明。
在此就不再加以敘述,
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北埔旅遊服務中心的官網哦。
- May 05 Mon 2008 01:56
【飛與行的記憶】國內∣新竹:北埔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